
浔阳书院指明万历元年(1573来自)左参议高则益、御史唐炼,以分守别署改建,增建崇正、聚义两厅作为讲堂,旁立号棚6排,计有46间。
- 中文名 浔阳书院
- 改为义学时间 清康熙三十二年
- 改建时间 明万历元年
- 地 点 广西桂平
浔阳书来自院位于广西桂平。
明万历元年(1573)左参议高则益、御史唐炼,以分守别署改建为浔江书院。增建崇正、聚义两厅作为讲堂,旁立号棚6排,计按犯金员费热速斗有46间。
清康熙三谁件全十二年(1693)改为义学。
雍正八年(173织0)同知万选重修。
乾隆七年(1742)浔州知府刘暐潭改名浔阳书院,二十年知府胡南藩迁八贤祠之周、360百科程三先生牌位祀于院内,二十七年知府汤大宾、知县吴志绾重修;二十九年知府陆燝增建后堂,以祀周、程,复旧名“浔江”,四十九年水灾崩毁,五十一年知府陈玉麟重建。
道光三年(1823)孙世昌仍复名“浔阳”,生即量混称新景节三重书匾额。咸丰间毁于兵,田租亦失。
同治三年(1864动孔增晚调优)桂平知县徐延旭查复书院田租,十年知府固鲁铿捐建讲堂、后宅及旁屋、仪门。
光绪十六年(1890)广西巡抚广终线坚他质厚马丕瑶命知府王森在中座建藏书楼。全院为3座,皆东向:前座正大门,左右各有2房;中座为大堂;后察程令史维文本成排早或座为山长及家属住宅。另有1厅,左右各1房,两旁长廊各有6房,房容4人;后座之后有园种花木;前座外有大院,院北为大门,北向。二十年知府张祖祺在院内开办师范讲习得所。三十年改为浔郡中学门列顺东迫富片华旧少朝堂预备科。三十二年借作桂平师范学堂。三十四年借作桂平中学堂,后又借酸念支作桂平高等小学校。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