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寨里古瓷窑址 1957年东刑走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现,主要分布在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耕土层下有大面积瓷片堆积,厚约40陆空批试架~lOO厘米。现为全国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产地。
- 中文名 寨里古瓷窑址
- 窑址长宽 均为450米左右
- 发现时间 1957年
- 总面积 约20万平方米
息治检注广读就换映研寨里古瓷窑址 1957年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现,主要分布在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耕土层下有大面积瓷片堆积,厚约40~lOO厘米。现为全国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产地。窑址长宽均为450米左右, 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7,3年曾发现窑炉遗迹,有大量瓷片内离八帝怎暴露在断崖表面,出土器物为青褐釉,器类简单,多为生活用具。碗的造型与南方青瓷略同,深腹,直来自口,外腹下部无釉,有些碗壁360百科上饰莲瓣划纹,粗壮质朴。罐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下部无釉。高足盘呈豆形,下部无釉。 寨里窑青瓷,胎骨一般较薄,带灰白参继报哪但色,火候较高,无黑斑现象。釉色深浅不一,釉面厚薄不匀,还原气氛控制较差。用三角支顶托烧,具有早期烧瓷工艺的特点。 窑址中还发现不少黄釉陶片,为北朝铅釉陶器产地提供了一个可靠佐证。主要是深浅不同的黄色铅釉,釉中氧化铝含量很高,达55.42%。 从器物造型、釉色及烧造工艺等特点综合分析,该窑址烧造年代上限可到北齐,下限可延续到隋唐。 1984年6月,市人民政府公布该窑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安设了保护标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