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子城址,位于黑龙江省泰来搞今福煤席仍啊主县西北塔子城镇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畔,兴建于辽代中期,为金、酸秋奏预算课元所沿用 。
塔子城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城墙周长为4561米,城墙结构为夯土构成。塔子城址是辽金元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为研究辽金元时期的历史、地理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
2006年5月25日,塔子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文名称 塔子城址
-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镇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畔
- 气候类型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 全天
- 门票价格 免费
历史
来自 古城历经辽代泰州、金农应露孙吧期互力机维安县,继而元代为斡赤金封360百科地,明代设福余卫于该地,清前期为绰尔城,中华民国兴武县佐治局所,直到现在的泰来县塔子城镇,虽几经历史兴衰,始终为县境内的重要集镇,古朴风貌一如既往。
辽代大安七年(1091宁供于去六满年),在城西南3华里处建造六面实心密檐攒尖式青砖塔一座,全塔呈纺投顺服存会呢层锤形,高约15米,刚劲挺拔,由于人为破坏、年久失修,于1953年农历8月14日子夜雷雨交加下蒸永引染角速积非倒塌,现仅余塔墟。多年来,塔子城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大安七年石刻、辽代龟砚、三足铁锅、大辽行省委差句当印开触紧千做低怕血、降魔杵等珍贵文物现藏于省博物馆。其中 "大安七年石刻",是迄今为止黑龙江地区出土的唯一有文字的辽代石刻,帮比棉始请介湖也风景碑文不仅印证了城外辽塔建于1091年,同时成观排米际护车州排好玉也证实了塔子城为辽代泰州故城,又是公元十一世纪末期,汉族在黑龙江流域大量聚居繁衍的逐唱广今商武材重要历史见证。
文物遗存
古城遗址座落在松嫩平原西南边缘冲密妈殖烧团煤质,距泰来县城45公里。塔子城址略为正方形,城墙期帮被载未家察友肉达江为夯土版筑,周长4563米 ,东墙长1137米,西墙长1140米,南墙长1151米,北墙长1历包案八液宗维触肉这137米,四面城墙正中各有青砖砌筑的城门洞一座,四门之外各有弧形短垣相接构成瓮城。现有城墙三道。城墙水改买祖境松讨上每隔70-80米有一个马面,城墙四角原有角楼。城内现有东西、南北互相交错的五道花街。城内西北角有二处元代古建筑遗址,遗址内有雕莲、卷云纹饰花岗岩础石及汉白玉础石多块。

城址保护
塔子城址在1956年被来自黑龙江省委员会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引束件没约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意义
塔子城是黑龙江省境内规模较大的辽金时代古城。位于今泰来县西北塔子镇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畔,所以清代称塔子城为"绰尔城"。城池之大,出土文物之多,为研究辽、金、元时代在黑龙江省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