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柄直唇姜(Pommereschea spectabilis (King et Prain) K. Schum.),姜科,直唇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纤细,单生,高17-25厘米。
产云南(西双版纳);生于山地林下荫湿处,海拔1200米。缅甸亦有分布。
- 中文名 短柄直唇姜
- 学名 Pommereschea spectabilis (King et Prain) K. Schum.
- 二名法 Pommereschea spectabili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茎纤细,单生,高17-25厘米。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6厘米,宽3-5厘米,顶端尾尖,基部心来自形,裂片相互靠叠,两面均无毛,叶柄长0.5-2厘米;叶舌2裂,长5毫米。穗状花序顶生,长5-7厘米;苞片披针形,长1.5-2厘米;小苞片线形,长5毫米;花萼棒状,长7毫米,黄色而有红点;花冠管黄色,长1.2厘米,外被长柔毛,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毫米;唇瓣360百科直立,狭匙形,长8-9毫米;花丝长1.5-2.5厘米,花药长5毫米验;子房椭圆形,长4毫米,被长柔毛鱼建会静。蒴果椭圆形,长8-9毫米,宽约6毫米,被粗毛;种子长3毫米,基部具不孔击培志检膜质假种皮。花期:6-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地林下荫湿处,海拔12苏率错未培犯粉额合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缅甸。
繁殖方法
姜以无性繁殖为主,一般采用分渐低西果株法、分地下茎法繁殖,生产上大面积栽培时可用来自工厂化组培快繁育苗。用分地360百科下茎法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将地下之块茎挖起,以1-2个芽连根茎用利刀切开种植于大田即可,切口注意消毒处理。
组培育苗全年均可进行,其组胶搞端检培技术为:以地下茎为外植体,消毒后,在MS+6-BA5.0mg/L+NAA0.2mg/L培养基上进行芽的诱导,长而体芽后及时转入MS+6-B死督进动般之A3.0mg/L+NAA0.1m培养基上诱导丛芽,最后转入MS+NAA信波呼度州知省反0.mg/L基中诱导生根。
栽培技术
选时种植
姜宜春、夏季栽培。在广州地区栽培最适季节为春季3-4月份,此乙频包岩海时温度上升,姜芽正处于萌动状态,种植后能迅速萌前芽生长,有利于当年获取高产。夏季也可栽培,但此时栽培营养生长期缩短,不易获得高产。会冬季受短日照及温度影响,即使采用保护地栽培,也不能生产。
姜性喜荫凉环境,在有树荫稍透光的环境条件下能抽出漂亮的花球,产量也高,但小白渍,多采用单行、双行高畦栽培或成片种植分载绍三重你祖百门告于山坡荫湿树林下。种植密度为40×40厘米,亩植4000-5000株苗或块茎。
田间管理
姜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耐湿、喜阳又耐阴,基本无病虫危害,城游须盟英练和已较易获取高产。植株分蘖能力强,当年春季种植带一个芽的块茎至七、八月份则可分生出6-8个效行植株,地下茎也随之膨大。营养生长旺盛,栽培上要控制适宜的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生长期间不用追肥。在花球从地下抽出时,要给予较多的磷、钾肥,以促进花球膨大及地都苗务盟践效质组下茎的生长。后期应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烂叶、杂草。进入休眠期进行全园清理,把地上部分全部剪除,集中晒干烧毁,畦面培土覆盖收思争已称官刚或挖起块茎贮藏至明春种植。
病虫防治
姜在整个生育期奏运五宪检低间基本无病虫危害,生产上主要对螺、蜗牛危害叶片、蝼蛄蛀食地下块茎等进行预防,另外,注意防止积水引起地下块茎腐烂。
主要价值
根茎可食用。茎、叶、根茎均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中。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