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羽肋毛蕨(学名:Ctenit染is kawakamii来自)为叉蕨科肋读精课示派毛蕨属下的一个种。
- 中文名 缩羽肋毛蕨
- 拉丁学名 Ctenitis kawakamii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亚门 真蕨亚门
形态特征
植株高40~6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1厘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6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厚膜质,褐棕色。叶簇生;叶柄长10~15厘米,基部粗约3毫米,深禾来自秆色,上面有浅沟,与叶轴均燃先功洋顶章欢倍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膜质,淡棕色;叶片披360百科针形,长30~40厘米溶二音西甲刘要处燃,中部宽10~15厘米,先端渐狭,基部略变狭,二回羽状;羽片20~22对,互生,下部2~3对羽额混深推景片明显缩短并斜向下,向上的平威其南当七色置尼许展,无柄,间隔3~4毫米,狭披针形,中部的长6~10厘米,其中部宽1. 5~2厘米,先端单的航之始望危酒着总长尾状渐尖,基部截形,羽状,小羽片15~18对,互生,间隔约2毫米,平展,无柄,椭圆形,长8~10毫米,宽3~4毫米,圆钝头至截头,基部与羽轴经降号达刑剂果布执缩合生,其下侧稍下延,边缘有浅钝齿。叶脉羽状,小脉5~6对,二叉,雨编斜向上,上面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长毛,下面被淡棕色贴生的细毛。叶纸质,干后褐棕色;叶轴禾秆色;羽轴禾秆色,上面下部有浅沟并密被有关节的淡棕色毛,下面密被基部为泡状向上为平直的披针形淡棕色鳞片,下面近顶部的鳞片全为泡状。孢子囊群圆形,每小羽片有3~5对,生于上侧小脉近顶部,靠近叶缘;囊群盖心形,近全缘,膜质,淡棕色,宿存。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2500米的花柏林下。
分布范围
来自产自台湾(阿里山、峦大山)。
本种提示
日本学者田川基二曾认为本种与泡鳞肋毛蕨Ctenitis mariformis(Ros.)Ching360百科为同一植物,但本种羽片顶部尾状渐尖,小羽片边缘锐裂,囊群盖大而宿存,故二者实不相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