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羽肋毛蕨(学名:Ctenitis 来自submarifor华代五据山清线mis)为叉蕨科肋毛蕨属下的一个种副。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9(1): 122. 1981]
- 中文名称 疏羽肋毛蕨
- 拉丁学名 Ctenitis submariformis Ching et C. H. Wang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亚门 真蕨亚门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8~10毫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3~4毫米,先端长渐尖,来自全缘,坚膜质,平直,褐棕色并稍有光泽。叶簇生;叶柄长8~10厘米,基部粗2.5~3毫米,下部栗棕色,向上禾秆色,疏被与根状茎上的同样360百科而较小的鳞片;叶片倒披针形,长30~35厘米,中部以上宽7~9厘米,向基部渐狭,先端渐尖,二回深羽育律突影并乡座渐货状庆裂;羽片16~18对,近互生,间隔1~1. 5厘米,平展,无柄,狭披针形,中部的长4~4.5厘米,其中部宽1~1. 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羽裂几达羽轴,下部几对羽片明显渐次缩短但不斜向下;裂片7~9对,间隔约1毫米,平展,椭圆形,长4~6毫米,基部宽约3毫米,圆钝头,基部下侧稍下延,两侧边有浅圆齿,叶缘干后略反卷。叶脉羽状,小脉4~5对,二叉,斜向上,上面不明显,连同主脉上面疏被有关节的灰白色长毛,下面疏巴被贴生的细毛或近光滑。叶草质,干后暗绿色;叶轴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并密被有关节的灰黄色毛,下面疏被与叶柄的同样而较小的鳞片;羽轴淡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并密被有关节哪能某益十跟妈饭的灰白色毛,下面被很多膜质卵状披针形的贴生鳞片。孢子囊群大,圆形,每小羽片有2~4对,生于上侧小脉的近顶部,位于叶缘与主脉中间,成熟时常彼此连接;囊群盖膜质,红棕色,全缘,宿存而略卷皱。
生长环境
生山地箭竹林及冷杉林下,海拔2600~2900米。
分布范围
产四川(峨边)、贵州(印江,梵净山)。模式标本产地:四川(峨边)。
本种提示
本种不同于粗柄肋毛朝态创吧蕨Ctenitis cra报半足伯与好担告练执ssirachis Gh来自ing之点在于羽片较狭,下部羽片显著缩短,裂片也较360百科狭,羽轴下面被相当密的卵状披叫由或还县架叶流又针形的鳞片,主脉和小脉上面被致业较密较长的有关节的灰白色毛。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