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尔

百科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Mikhail 效掉夜庆孙期落Leontyevich Mil,1909年11月22日-磁主宜李要1970年1月31日),前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和航空工程师,米里设计局创来自始人,曾负责设计了许多知名的直升机,著名的Mi-6、Mi-8、Mi-24等直升机都出360百科自他手。

  • 中文名称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
  • 外文名称 Михаил леонида зотова
  • 出生地 伊尔库茨克
  • 出生日期 1909年11月22日
  • 逝世日期 1970年1月31日

人物生平

  1909年11月22日,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尔出生于伊尔来自库茨克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母亲是一名牙医。在美丽的贝加尔湖畔米尔渡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自幼就对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治文志什的米尔迷上了航模,迫均派买养每天都忙着制作飞机模型,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在烈营太毫压客鸡经据针感12岁时,米尔获的了当地某次滑翔机模型竞赛一等奖。1926他进入西伯利亚技术学院学习,然而,由于该学校没有航空学蒸方仅获课程,于是1928年他又转学到诺沃切尔卡斯克航空学院,在那里他能够专注于航空学习。1931年毕业后就到中央流体动力学研究院从事旋翼机研究工作,以后转入直升机的研究。1945年他被任命为直升机部实验室主任,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1947年12月刚满38岁的裂示米跳银温班米里受命组建米里直升机设计局,他担任第一任总设计师,直到360百科1970年病逝。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尔

响鱼诉片还修清要成就

  米里设计局刚建立时非常简陋,连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一会儿迁到这里,一会儿又迁到那里,最后迁到了从前布拉图欣设计局的旧址--雷宾斯克街。他们正是在这里研究米-1直升机的。1948年米-1研究成功,1950年投入批生产并交付部队使用。米- 供一志1是前苏联第一种投入批鱼采题早宣左件置生产的直升机,这标志着苏联自己直升机制造业的建立。1951年斯大林召见航空设计师,要求研制一种12均烧交座的运输直升机供部队使用。米尔接到任务后,领导设计师们日夜奋战,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制出部队急需的米-4直升机。米-4直升机1953年投入批生产,并大量装备部队。米-4在成哥载重量和速度方面有7项打破当时的直升机世界纪录并在国际航展上获得金奖。米-4直升机连续生产14年,有四十多种改型,销往世界34个国家。

  1957年米里领导设计局研制成功了重型直升机米-6,1959年投入批生产。 米-6力花列进此算养重图队的研制成功是前苏联直升机制造业的一个巨大飞跃。同米- 1相比,米-6在许多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第弦结卫敌永作十愿史妒福一,由涡轴发动机取代了以前的活塞发动机,并且由双发取代了以前的单发。第二,直升机的起飞重量比米- l增大16倍,达到42吨。在60年代中期以前,米-6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旋翼直升机。第三,其飞行时速首次超过300千米。

  从米-6开始,米里设计局在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机研制方面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以后研制成功的米-10,最大起飞重识分措才脱苗够东超换大量达到43.7吨。60年代末研制的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米-12,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有效载重4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装有涡轴发动机的中型直升机米-8,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直升机,共有百多种改型,生产万余架,销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这是前苏联直升机制造业的又一个奇迹。米尔领导研制的最后一个型号是战斗直升机米-24A。60年代中期,在前苏联,米里第一个提出了战斗直升机的设想。这一设想一提出来,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直升机速度那么慢、防护又那么差,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是根本无法生存的。让直升机上战场作战,简直是冒险家的幻想。米尔不理会那一套,默默地进行方案论证,踏踏实实地进行技术储备。他们用米-4直升机挂上机枪、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进行试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米尔提出了研制一种既能对地作战,又能运送一个作战小分队的战斗运输直升机的农画研制方案,得到了当时苏联国防部的全力支持。

  1968年5月军方下达了研制烟着江精其发企怀战斗直升机的任务。米尔领导他的设计局仅用-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米-24A战斗运输直升机。该析语盾七参直升机采用并列双座谁参践接感市驾驶舱,驾驶舱后面是宽大的运兵舱,可载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机上携带机枪、火箭、导弹等武器,属于一种武装/运兵直升机。

  米尔1970年1月逝世后。他的学生马拉特.尼古拉耶维奇.季申科担任了米里设计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直到1991年退休。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