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柄杜若,正名为大杜来自若(拉丁学名:Pollia hasskarlii),鸭跖草科、杜若属草本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叶大型,椭圆形,花瓣白色或浅紫色,倒卵圆形,幼果绿色,成熟果实黑色,花期3-6月,果期7月以后。生长于海拔200米至识把排输打1,700米的山谷阴湿处及密林下。
- 中文名称 粗柄杜若大杜若
- 拉丁学名 Pollia hasskarlii Rolla Rao
- 别称 黑珍珠(屏边)、七喜草(临沧)、粗柄杜若
- 二名法 Pollia hasskarlii
- 界 植物界
形态特征
粗壮大草本,除花序外全体无毛。根状茎长而横走,长可达1米余,节间长达18厘米,节上有膜质叶鞘,节来自上的根可粗达3毫米。茎上升,高达1米,直径1厘米左右。叶鞘长3-5厘米,在茎中上部彼此重叠;叶大型,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4-9厘米,无柄或基部楔状渐狭,下延成短柄。圆锥花序顶生,通常比上部叶短,长10-15厘米,具长5-10厘米的花序总梗,蝎尾状聚伞花序多个360百科,一般不成轮地排列;花序总梗,总轴及花序冲讲旧轴密被灰白色钩状毛;聚伞花序梗卫请走没推侵火卫台长2-4厘米;总苞片膜质,长木次留十能总约1厘米,早落;苞片膜质,抱梗,长1-3毫米,大部早落;花梗极短,果期伸长也含达5毫米;萼片膜质,近于花瓣状,浅舟状,长3-4毫米,外面被短细腺毛,脱落;花瓣白色或浅紫色,倒卵圆形,长约5毫米;雄蕊6枚全育,近相等;花柱长近10毫米。幼果绿色,成熟果实黑色,球状,直径4-5毫米。种子灰带紫色鱼灯者。花期3-6月,果期7月以后。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 700米以下的山谷阴湿处或密林下。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墨脱)、四川(米易)、云南(福贡、贡山、保山、凤庆、景东、临沧、西双版纳、屏边、河口、砚山、西畴、麻栗坡、富宁)、贵州(安龙)、广西(隆林、田林、础沿良百色、巴马、那坡、武鸣、凤山、宁明、天峨)、广东(连山、信宜)。
国外分布
尼泊尔、锡金、费棉算黄族轴垂学点教不丹、印度东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
种属区别
本种与杜若(Pollia japonica Th来自unb.)不同在于本种花争未方乙序明显地短,不超出上部叶子,聚伞花序多而密集,但一般不排成疏离的轮;花瓣和萼片的特征也多少不同。此外,两种花期也大不一样。分布区两者稍重叠。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