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是200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小勇。该书通过大量的实煤体训证分析对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来自现状及影响进钟冲盾副板防况解行了研究和论证,全书共分为9章。
- 书名 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
- 作者 刘小勇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1日
- 页数 284 页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书在已有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直接来自效应和间接效应。
2.本书比较系统地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既研究了省级财政分权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还研究了省以下综合财政分权对省干着酒声答误工际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利用地区级数据,研究了地区级财政分权对地区级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3.本书不众纸酒话附令按季条已仅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线性影响,还检360百科验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并且采用门限面板模型,从多角度证明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
4.本书还根据制度共识性理样久蒸额半火袁论,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死目受其他制度,主要是市场制度和财政纪律制度的约束;同时检验了不同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是否会受其他财政分权维度的制约。
5.本书第一次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用费给和公共卫生服务差异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规范财政分权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6.本书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利用已有方法某况烧买实导另们详细测度了地区市场分割程度和地方政府相对效率,并分别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市场分割和地方政府效率的影响。
作者听载任财校了在唱简介
刘小勇,1980年3月生,江西新干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2002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图书目录
来自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动因
1.2 探讨的问题
1.3 主要概念界定
1.种议排怀仍操武七倒4 研究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1.5 本书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中国密假握历宗下类财政分权改革演进过程
2.1 财政包干制
360百科 2.2 分税制
第3章 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点任防影响理论框架分析
3.1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相系袁你道双期某何需省关理论观点
3.2 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现有尔长绿著肉支等独探理论模型
3.3 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很象赶越机理和理论框架
第4章 省级财政分权与省际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考察--基于门限面板模型分析
4.1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实证文献回顾
4.2 省级财政分权与省际经济增长计量实证易商环注五怎分析
4.3 结论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省以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5.1 分税制以来概文委各级政府财政分配格局动态演进描述
5.2 省以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线性影响实证分析
5.3 省以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地级市财政复重银布特置风苗吧各套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训历 6.1 地级市经济发展和财政分权度差距描述
6.2 地级财政分权对地级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6.3 本章结论
第7章 财政分权对地区市场分割及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财政分权果宪打察神断酸试著间接效应检验
7.1 财政分权与市场分割相关文献回顾
7.2 中国地区市场分武封源兵措担财代割测度和描述性分析
7.3 财政分权对市场分割影响计量实证分析
介权小干怎开参候多诉少 7.4 地方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间接效应检验
7.5 本章结论
现断势章妈印第8章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供给和均等化影响实证分析--以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和均等化为例
8.1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供给和均等化影响相关文献
8.2 公共卫生服务区域差距统计描述
8.3 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和均等化影响计量实证分析
8.4 本童结论
第9路校东请安乙县满金修章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9.1 财政分权与政府效率相关文献
9.2 政府械品古觉项氧牛热杀效率测度方法介绍
责 9.3 地方政府效率核算
9.4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效率影响计量实证分析
9.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在关着这察杨注经济增长问题,从亚当.斯密的时代起,他们就不断地在研究这一主题,经济增长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这对经济学家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以"理性预期论"而获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卢卡斯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任何问题了。当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与其他转型国家陷入经济停滞或不断的政治动荡中不同,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很多经济学家都曾纷纷预言,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高速增长对经济学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探索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以期为其他转型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并推动更深入的改革从而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便成为许多经济学者研究的主题。对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研究,学者们最初都集中在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在企业中引入物质激励的企业制度改革、价格双轨制、引进技术和鼓励出口这些方面,而忽视了经济体制改革突破口的财政分权改革,应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财政分配领域的改革开始的,无论这一改革最初的动力源自财政压力还是政府领导的卓越远见,财政分权改革都无疑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政策推动力之一,其影响显著而深远。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兴起,人们才逐渐开始关注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在中国持续高速增长中的作用,关于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也开始多了起来,但是这些文献并没有系统研究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现有关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大都是通过将各级政府支出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分析得到财政分权度的不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这种简化的模型中可以得到较好的结论,可以明晰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但是却忽略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并不仅仅是直接影响,还存在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即财政分权会通过影响那些对经济增长具有效应的因素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而这在转型经济体中,可能显得更加关键,忽视财政分权的间接效应可能会导致对中国财政分权效应的不恰当评价。
经济学的要义就在于权衡,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政府追求的目标总是多重的,当前中国的发展战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地区、城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统筹发展,但是,在现有政府官员以经济增长为主的考核机制下,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因此,本文将财政分权的研究从经济增长拓展到其他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领域,既考察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也考察财政分权对其他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联系的要素的影响,从而考察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这些要素包括市场分割、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政府效率,毫无疑问这些都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关系。而且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分权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财政分权的存在,不存在多级政府,地方政府仅是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不会产生市场分割,因为地方政府并不能从市场分割中得到好处,也不会存在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因为中央政府将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自然也不会存在地方政府竞争,改善政府财政效率的企图了。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