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化学专升本》是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称属食局纪井行语李宗和。本书是教育部止始离新进面兴适太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今(专科起点)的化学专业结构化学课程教材。
- 书名 结构化学专升本
- 作者 李宗和
- ISBN 9787040106961 [十位:7040106965]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图书简介: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页数:374
重约:0.313KG
定价:¥16.90
内容来自提要
全书共10章,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结又一担回卫历美血棉伯构、双原子分子、测定双原子分子结构的实验方法、分子对称性、多原子分子、共轭分子展合物、晶体结构基础、结晶化学基础。
《结构化学》注意了与专科、本科统的衔接,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每一章内容分为正文、参考文献、学习指导、思考题、习题等部分,充分反映了成人的自360百科学特点,有利于结构化学搞再持能进课程的讲授。
《结构化学》除作为化安向使病标蒸县学专业专科起点进修本科的结构化督甚司志开联把盾学课程的教材外,也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工科院校的有关学科专业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量子括硫力学基础
§1.1 量子力学产生的背景
1.1.1量子论
1.1.2光的粒子性
1.1.3粒子的波动性
1.1.4不确定关系
1.1.5量子力学的建立
§1.2 态、波函数和力学量算符
来自 1.2.1态和波函数
1.2.2态的360百科叠加
1.2.3算符
1.2.4力学量算符
§1.3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3.1状态函数
1.3.2薛定谔方程
1.3.3力学量算符
1.3.4力学量的本征值和平均值
1.3.5态叠加原理
1.3.6保里原理
§1历补.4 一维势阱中的粒子
1.4.1一维无限深势阱模型
1.4.2薛定谔方程求解
1.4.3一维势阱中粒子的讨论
参考文献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1 氢原子
2.1.1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2.1.2变数分离
2.1.3氢原子薛定谔方程的解
§2.2 关于氢原子的讨论
2.2.1氢原子基态
2.2.叫三真2能级与简并态
2.2.3角动量和电磁性质
2.2.4复波函数和实波函数
2.2.5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草形表示
§2.3 多电子原子和原子轨道
2.3.1输游说点受证觉头错周多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2.3.2中心场近似和原子轨道概念
2.3.3自洽场方法
§2.4 电子自旋和保里原理
2.4.1电子自旋的实验根据
2.4.2电子自旋运动的性质
2.4.3保里土调空坐原理
§2.5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2.5.1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原则
2.5.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
向黑搞末律无脱§3.1 氢分子离子
3.1.1H2+的哈密顿算符
3.1.2变分法解H2+的薛定谔方程
3.1.3积分sab、Haa、Hab和体系能量
3.1.4共价键的本质
§3.2 简单分子轨道理论
3.2.1双原子分子的哈密顿算符
3.2.2单电子近似和分子轨道
3.2.3原子轨道线止铁修概药性组合成分子轨道(LCA0一M0)法
3.总卫石静伟验工组2.4分子轨道的类型和符号
§3.3 同核双原子分子
3.3.102和F2分子
3.3.2N2及N以前元素的同核双原子分子
§3.4 异核双原子分子
3.4.1Co
3.4.2N0
3.4.3HF
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学习指导
习题
第四章 测定双原子分子结构的实验方法
§4.1 分子光谱概论
§4.2 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光谱
§4.3 探须你成家奏研杨喜小药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
技友子苗 4.3.1谐振子模型
4.3.2非谐振子模型
4.3.3双原子分子的振动一转动光谱
§格飞要4.4 双原子分子的电子光谱
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学习指导
习题
第五章 分子对称性
第六章 多原子分子
第七章 共轭分子
第八章 配合物
第九章 晶体结构基础
第十章 结晶化学基础
……
文章节选
根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中学教师进修高师本科(专科起点)教学计划中对结构化学课的要求,结合"专升本"学生的成人、在职及所学内容针对性强的特点,由北京师范大学李宗和、李奇室总问协,华东师范大学高剑南、林海伦,东北师范乎配大学付强,西南师范大学卷系倍顺始石益念李明,辽宁师范大学孙仁安共同讨论制定了本书的鱼胶西友搞胞游以京编写大纲,大纲贯彻了专科起点、本科要求和实用性强的精神,编写思路如下。
全书每一章分正文、阅读材料、学习指导等部分。正文主要介绍结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的实验方法,并配有学习指导和掌握上述内容的必要习律剧似控判益双营功特题;阅读材料是全面了胜笔解结构化学对正文部分所做的必要补充;各章引有一些文献,以便读者深入学习使用。正文部分作为学生学习重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阅读材料用于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在以后的教学科研中起引导入门作用。
本书还介绍了一些结构化学上的最新成就,涉及能源、材料、生命科学。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