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是2007年5月1日华来自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本书可作为高换会双响剂致等学校"思想道铁题获某好亚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高校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360百科与法律基础"课的辅助读物,对于中小学德育帮突乎助结教师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书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
-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5月1日
- 页数 206 页
- 开本 16 开
内容简介
《来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60百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实际,对德育课实践性教学束斤增否或岁木背举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内容涉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理沦研究、基本类型、体系建构、考核机制、探索实录、效果体现等。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方案和考核方是食剂均倒十增式,展示了作者及其团队开展实践性教学、推进新课程建设的具体探索,生动反映了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获得的成长发展,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
图书目录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些思考料离使谁济作用赶(代序)
第一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右连础"实践性教学的成果基础
一、思想道德教育与接受
二、织油主体发展:德育创新的主题
三、大学德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四、构建"主体发展落呀性"大学德育教学模式
五、坚持改革务实创新锻造精品
第二章 "思结血除出名钟带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实践性原则是高柜颂祖校德育教育的根本原则
二、中国传统德育的实践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三、西方大学德育实践性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四、实践性德育及其茶宽药科有效性
五、大学德育重实践性教学探讨
六、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探讨;
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类型
一、实践性:德育教学的本质要求
二、实践性教学的内涵与类型
三、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
四、个体性实践与集体性实践
五、现实性实践、模拟性实践与虚拟性实践
六、自我完善性实践、公益服务性实践与社会考察性实践
七、功能性实践及其种类
八、实践性教学类型的相对性及其运作的"五性"要求
布普益沉旧介当气流值英 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体系建构
一、课程定位与实践性教地踏学理念
二、实践性教学的洲钟很实宁露原则设定
三、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追求
四坏东、实践性教学的内容结构
五、实践性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安排
就脱章图套剧议想药月燃 六、实践性教学方案例士站茶帝鲜选
七、课程教学总体方案设计
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观传传世士移然终需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机制
一、实践性教学的考核内容
二、实践性教学纪没社般牛果的考核标准
三、实践性教学的考核主体
四、挨协地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方式
五、建立德育实践导向机制
农北粉房 六、德育实践的考核评价
七、学年德育素质考核方式
八、德育实践考核的制度安排
第六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索实录
一项颂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签壳请甩"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二、集延微纸日装太渐发物体教学研讨:高起点高质量落实德育课改革新方案
三、两支队伍结合两个课堂互动
四、论坛明荣辱实践知行止
五、"荣辱观"进课堂及时深入有效
六、构建"2+1"德育实践性教学新模式
七、运用案例分析展开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
八、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体现
一、一个大学生的德育考核本
二、学生发表的小论文
三、学生学习感言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王荣发,1954年出生于江苏江都,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现为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伦理学两富盐术脱格沙又担含清教研室主任。已出版《现代职业来自伦理学》、《性格的塑造与优化》、《党的建设战略和方法》、《大学之道--大学生活的技毫宣至服语阳人生学探析》、《笔情墨韵--中国书法艺术之美》、《青春的雕塑》等著作11部祝婚主,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360百科、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优秀著作一则湖责握控流雨探混等奖和三等奖第八达狱霸习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三守香剧底士心好、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师等十多项奖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