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点魟

百科

花点魟(Dasyatis uarnak Forsskål,1775)是鲼形目魟亚目魟科魟属的一种鱼类。可煮成汤以药用,主治牙痛。

  • 中文名称 花点魟
  • 拉丁学名 Dasyatis uarnak (Forsskål,1775)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形态特征

图片

  测量标本4尾;全长1 405-1 905 mm;采自上海鱼市,广东广州,海南三亚。

  体盘亚圆形,微带斜方形,前缘凹入,大者尤显著,与吻端成60°;前角广圆,后角钝圆来自或微尖;体盘宽比体盘长约大1.1-1.2倍,最宽处约在于360百科体盘之中部或稍后。吻颇尖,相当突出;吻长等于体盘长的1/4左右,比眼间隔约大2倍。眼颇小,稍突出;眼径比喷水孔稍小;眼间隔平坦或凹入,前囟长方形,或三角形。前鼻瓣连合为口盖,伸达上颌,后缘微凹或平直,浅裂或几完整。口小,波曲,口前吻长为口宽之2.5-2.7倍;腭膜浅凹,后缘细裂;口底乳突4-7个,近中部的2个最明显,在外侧、内侧及正中者细小或个别消失(1,1,I,1, I ,1,1=7;1,1,I,0, I ,1,1=6;1,0,I,0, I ,1=4)。齿细小,平扁,具横突,上颌30余纵行。鳃孔颇狭,第三鳃孔的宽约等于第五鳃材玉制置高势煤富起孔间距离的1/4。腹鳍颇狭长,在雌体较短宽,里缘与后缘连布现作条敌否此集全合,外角圆钝,

  里角消失;鳍脚平扁,后端颇尖。

  尾很长,比体盘长大3倍余;上下皮褶都完全消失。

  结鳞的分布状况与齐氏红相同,在全长约2m、体盘宽0.5 m以上的个体,头部和背部密被平扁鳞片,列成一宽带,在脊椎线上的正中一行由10余个大型心状平扁结鳞组成,在肩板上的一个最大;尾部自尾刺以前具一平扁鳞片狭带;尾刺后的尾部密被尖细鳞片。

花点魟

  背面赤褐色或沙黄色,密具黑褐色圆形或多边形斑块,大者与眼球约同大。腹鳍外缘黄色。尾具暗褐色横纹70余条,在尾的后部横纹间还具一黑色斑点。腹面淡白,边区褐色。长大者横纹连接成纯暗褐色。体盘宽达1.5 m以上,为魟类中之最大者。

花点魟

      花点魟

    分布范围

    • 台湾海峡
    • 台湾省
    • 东海
    • 南海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