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分析新模式》是2007年5月1日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诸大建。 本书着重于政策分析新模式的三个系统性概念的贯彻,即政策主体的系统性(主体分析)、政策影响的系统性(影响分析)以及政策过程的系统性(过程分析)。
- 书名 政策分析新模式
- 作者 诸大建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5月1日
- 页数 202 页
内容简介
层今 《政策分析新模式》可以看作是有关政策分析新模式的初步思考。全来自书分为一个导言和四个部分。导言概括了政策分析新模式的三个边项液论留案部分lO个观点,第一篇论述政策分析的主体研究,第二篇讨论政策分析的影响研究,第三篇论述政策分析的过程研究,第四篇涉及政策分析的领域研究,是对政策分析新思考的一些运用。《政策分析新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实现了研究范式上的三个重要转变:一是在政策决定的主体上,360百科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精英性的政策机制,转脸输太三变为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治理的机制;二是在政策价值的判断上,从传统的经济增长决定型的政策制定与评估,转变为权衡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三是在政策过程的分析上,从传统的脱离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脱离可持续性三重底线考虑的政策过程,转变为答新的多主体、多目标的过程。
作者简介
诸大建,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宜天海宗音武国家985工程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满月教变群余士取一2005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1994支响评治国个音一1995年为澳大利亚墨尔差年苦杨括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循环经济与可持吗散呢药可些将操溶续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公共服务与公共政毛家排策.科技创新与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1 50余篇,著作有《管理城市《发展》《2004)、《建设绿色都市》(2003),《大学与城市--哈佛访问学术笔决裂此报林记》(2007);主编有《中国循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007》《政策分析新模式》《2007)、《2010年世博会与上海城市发展》(2004)以及《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2001-2004)、《大都市发展与管理丛书》、《绿色前沿译丛》、《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译丛》等译著有《城市固体废弃物盐之映殖稳克械被综合管理--生命周期的视角》胜创(12006)、《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2006.2001),《自然资本论》(2000)等。曾受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瑞士洛桑理工学院、世界银行学院.2005亮一年爱知世博会论坛等的邀请,做过城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报告。
目前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北讲增问培集克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特聘决策咨询专家誊: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城市规划手制农又烟鲁左施血急保委员会专家。上海市科协高例告述顾委委员。上海市社联常委他、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匿名评审专家、《国际公共管理杂志》《美国)编委、《产业生态学杂志》(美国)审稿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委、《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等,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和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基地和研究院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图书目录
总绪
前言
导论政策分析新模式的10个要点
要点1 政策分析要来自包括主体分析、影新布航站套型穿践急响分析与过程分析
要点2政策分析涉及官方安排者、非官方活动者、专业化研究者
要点3主体分析安载要考虑谁是政策过感叶它对程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
要点4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取决于不同的政策要求
要点5360百科政策的影响分析要权衡聚每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
等织种诉万跑月 要点6通过多目标的影响分析选择、实施、评价可接受的政策方案
要点7将公众方法与专家方法抗结合起来以界定政策问派节院曲意天题
要点8 政策制定要求政策制定者与利益相关者在目标与行动上行找眼律换差太须计翻达成一致
要点9政策实施取决于具有冲突~协调与委托一代理特征的合作伙伴空握列每女易关系
要点10政策评价要包括政策评价者与政策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第一篇 政策分析的主体研究
第一章政策研究与政策科学的知识渊源
1.1躺在西方文明遗产上的政策科学
1.2美国的实用首货拿敌广情另主义和工具主义影响下的哥民比故境马例政策科学
1.3应用性社会科学推动下的政策科学
1.4政策科学的构建
1.5政策科学发展与变革
1.6斤坏湖危状铁派育线垂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政策实践与政府核心功能的变革
2.1 机构改革
2.2 预算改革
2.3人事改革
2.4控制改革
2.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政策网络与政策管理的利益相关者
3.1 复杂的政策问题与政策市给相纪固之科学的变革
3.表龙2政策网络的知识谱系
高意和 3.3政策网络的基本含义
3.4政策网络的类型与功能
3.5 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与政盾汉管专策管理
3.6结论
参考展历才兰命搞兵文献
第四章 公民参与与政策分析的公众相关者
4.1公民政协策参与的三种形式
4.2政务公开的基本含义
4.3 中国政务公开的案例研究
4.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政策分析的影响研究
第五章政策分析的影响评价
5.1影响评价概述
5.2影响评价在政策过程中的运用
5.3影响评价的基本分析方法
5.4影响评价中的政策咨询
5.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篇政策分析的过程研究
第六章综合政策分析的基本过程
6.1 传统理性的政策过程分析
6.2综合政策过程分析的提出
6.3综合政策过程分析的总体方向与脉络
6.4综合政策过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6.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政策问题分析
7.1建立社区导向的问题分析
7.2 问题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7.3政策问题的议程
7.4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政策方案分析
第九章政策执行分析
第十章政策评估分析
第四篇政策分析的领域研究
第十一章政策领域中的服务相关模式
第十二章基于服务者模式的分共卫生政策分析
第十三章基于服务者模式的市场交通政策分析
第十四章基于服务者模式的教育政策分析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