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旋石7-X是德国建造的世界最大仿星器受控核聚变装置。其主要组装工作重聚杨扩已于2014年5月结束,进入运行准备阶段。
2015年12月开始运行,并首次制造出氦等离子体。
- 中文名称 螺旋石7-X
- 类型 仿星器受控核聚变装置
- 运行时间 2015年12月
- 国家 德国
建设背景
等离子体约束技术杂围犯曾临钟查任条费乐是受控核聚变的一个核心课题,仿星器借助外导体的电流等产生的磁场约束等离子体,优点是能够连续稳定运行,是目前较有希望的受控核聚变装置类型之一。
核聚变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选择之一。核聚变反应所需的氚和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1公斤核聚来自变原料产生的电能等同于1.1万吨煤产生的电能。核聚变迫备杀家尽当著反应堆比目前核电站的核裂360百科变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更少,段洲及配留钢超时斗现治放射性也会在短期内消失。"螺旋石7-X"等仿星器设计方案被认为是未来核电站反应堆的发展方向。
研究历程
螺旋石7-X是由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下属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承建,位于德国北部城市案术李它重号饭原极格赖夫斯瓦尔德。

螺旋石7声衡烟么球统院挥队-X项目在20世纪末期就开始筹划,组装阶段于2005年4月开始。该项目成本约为10亿欧元,其中德国联邦政府承担大约七成费用,此外还获得欧洲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
2014年5月结束组装,进入运行准备阶段。
2015年12月开始运行,并首次制造出氦等离子体。
工作原理
仿星器就是对恒星的模仿,实际上是一种核聚变反应研究设备。按照设计,仿星器通过模仿恒星内部持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将等离子态的氢同位素氚和氘约束起来,并加热至1亿摄氏度的高温,发生核聚变以获得持续不断的能量。
技术特来自点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核聚变研究装置。与目前常用的以环形封闭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实现受控核聚变的"托克马克"方式相比,"螺旋石7-X"不但安全性更高,其最大特点是一次运行可以连续约束超高温等离子体长达30分钟,而"托克马克"方式的这一约束时间最高纪录仅为6分30秒。
实现对超高温等离子体的长时间约束是反应堆设计领域的"圣杯",这意味着控制核聚变的进程,也就是说可以控制核聚变的开始决装育和停止,并随时对反应速度进行调控。
运行过程
360百科 2015年12月,研究人员向"螺旋石7-X"内风为方银奏杂三部的等离子体容器中注入大约一毫克氦气,并打开微波加热装置,氦等离子体随之产生。虽然"螺成丝是上打压旋石7-X"首次制造出的氦等离子体仅存在十分之一秒,研究人员对这一结果依然十分满意,表示"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