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壳圆锥形,峰吻间直径32毫米,高20毫米。壳板4块,缝合线清楚。成长个体的壳表呈紫灰色或深鼠灰色,表面有多数较粗的短纵肋,互相前后交错,其内为中空小管。壳口略圆而大,但幼小者壳口小而直,外表具毛。壳底多孔,膜质。幅部狭,顶缘很斜,翼部明显。鞘暗黑色,具横纹。楯板表面具不显著的生长线,内面淡紫微红色;关节脊较短小,关节沟很浅;闭壳肌窝大,闭壳肌脊很发达,几乎达顶部和基部,它与关节脊之间隔以来自一条深沟;开闭缘向外凸出,开闭齿数变化较大,通常4-5个,但幼小个体齿数较多,7个以上;具5组侧压肌脊(每组有4-5360百科条短脊),在基吻角附近的底缘上也具一列短脊;楯板的内上部具小突南背能硫酸选袁团娘起。背板狭长,它的外面有一纵的凹陷,近楯缘的生长线明显,但较狭;内面几乎白色,仅上部紫色,底缘斜,基楯角与距几近相接;顶呈鸟嘴状突出,峰缘稍弯;关节脊明显,关节沟浅而宽;距长,末端渐成狭窄;侧压肌脊发达,约8条;与楯陈板一样,在内端二祖求例格上部散有小突起。
- 中文名称 日本鳞笠藤壶
- 拉丁学名 Tetraclita squamosa japonicaPilsbry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甲壳纲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日本鳞笠藤壶 |
中文拼音: | RìBěnLínLìTéngHú |
分类等级: | 亚种 |
带接正年职光和金尼山 概述: | |
原始来自属名 | |
模式标本产地 | |
模式标本保存地 | |
国家保护级别 | 不祥 |
CITES公约级别 | 未定 |
IUCN刚盐资要艺国位较红色名录等级 | 未予评估(NE) |
红皮书等级 | 未定 |
中国特有 | 是 |
文献
- 董聿茂、戴爱云、蒋燮治、陈受忠、陈永寿、蔡如星. 1982. 《中国动物图谱》甲壳动物第一册(第二360百科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114.
形态描述
福古许河 分布于东海、南海。
国外:日本;朝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