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猕草

百科

茅膏菜科茅膏菜属长叶茅膏菜。别名:石龙芽草、猴猕草、鱿鱼草(南澳)、捕蝇草、乌蝇草、(虫禽)蟧来自草、长叶茅膏菜(湛江)参核作、捕蝇草(通称)、长叶茅膏菜(液袁防仅海南)。生于山坡湿地草丛中,多年生草本。全年可采。分布于广东、台湾等地。全年可采。

  • 中文名 猴猕草
  • 别称 石龙芽草、猴猕草、鱿鱼草、捕蝇草、乌蝇草、蟧草、捕蝇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科 茅膏菜科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湿地草丛中来自,多年生草本。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东、台湾等地。

主要价值

  味辛性温,有毒。该草游汉球器存有驱风祛湿、消肿解毒的功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痈疖初起、癣等。

单方验方

  1、治癣:意件你独接紧散切猕草15克,生姜18克(二味均为鲜品),捣烂取汁殖液食简比看质搽患处。

  2、治久积扭伤:猴猕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至感觉灼热时除去。

  3、治痈疖初起:猴猕草干品适量,研末,湿草纸贴患处,纸末撒在草纸上,绷带包好,待有灼热感时除去。

  4、治风湿性关争入行查节炎:猴猕草、烟丝各10克,石灰浆30克,捣烂,敷患处,待有灼热感时除去。

  本品内服全草生品5-8克,干品3-6克,外系级用适量,孕妇忌服。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