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研究空间计量分析》是1972年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佳峰。
- 书名 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研究:空间计量分析
- 作者 顾佳峰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72年1月
- 页数 229 页
作者简介
顾佳峰,1975年出生在浙江省舟山市,1994年-2004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就读,并先后于19来自98年、2001年和2004年在光华管理学院获得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60百科、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进入北京大学[ON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担任调查部主管职务,主要负责"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调查执行工作,2008年曾先后到美国Llniversit者厚更食屋均映旧析帮干y of Michigan和英国Llnive刘绝改玉义群白含收穿测r sicy of Essex考察学习,目前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研究员,主持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了20多篇论文,并送出版专著《教育机构战略性服务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研究:空间计量分析》对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进行了研究,对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区依赖性进行了检验,说虽怕卷风社载住识培系探讨了邻近效应、溢出效应等问题。
目录
来自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360百科究背景
一、教育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教育资源非传煤多子棉阳皇京哥心均衡化配置问题
三、教育资源的一般涵义
第二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更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架构
三、章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项越为布领茶油写节 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目标
二、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兴机良式使肉南性的衡量体系
第二节 公共财政支出研究
一、公共财政支出中的瓦格纳法则研究
二、公共财政支出的多层面研究
三、公共财政支出研究汇总
第三节 邻近性研究回顾
一、邻近性的基本分类
二、邻近性的研究文献
三、医学上的邻近性研究
第四节 收敛性研究回顾
一、收敛性基本概念
都养言油染治七定 二、收敛性相关研究文献介绍
第五节 空间计量学方法介绍
一、右统空间自我相关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二、空间自相关系数相关图(Variogram)
三、区域空间自相关(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四、空间散点图(Scatter Plot)
五、空间计量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发展及现状研究
第一节 中国教育财政体制变革回顾
一、中央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1949-1980年圆组民云环神朝越镇)
二、地方负责与分级管理(1980-1993年)
三、教油类止染运伤乎课育财政的现行体制(1993年以后)
第二节 国家财政唱府富晚示论阶极质径居的教育投入增长分席雷令随引免互罪析
一、教育投入总量的增长
二、教育资源投入结构
第三节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地区性差异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理论
第一节 教育资源的内涵
一审致湖宜、狭义的教育资源
二、广义的教育资源
第二节 教育资源配置的特征
一、教育资源配置政府途径的特征
二、教育资源配置政府途径的局限性
第雨洲五句干持三节 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理论的建构
一、理论建构方法
二、基本理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资料整理与描述统计
第一节 资料来源与定义
一、分析流程
二、变量和数据
第二节 样本变量的描述统计
第三节 空间计量的描述统补重反架坏打互眼计
一、直方图
二、箱线图(Boxplot)
三、平行坐标图(faraller(Soor调广族叫或dinate Plot PCP)
密胶艺伤差小协主破 四、概率图(Quantile Map)
五、百分位图(f?ercentile Map其阻看)
六、标准差图(S准没乙拉图tdev)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下善影粮占题着空收频的分布研究
第一节 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群聚理论
一、空间聚集理论和教育资源配置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尺度
三、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聚集类型
第二节 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程度
第三节 教育资源配置的H-H族群分布特征
一、整体特征分析
二、子聚集区特征分析
第四节 教育资源配置的L-L族群分布特征
一、整体特征分析
二、子聚集区特征分析
第五节 关于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讨论
一、学习效应
二、尺度问题
三、空间异质性
四、空间可及性(Spatial Accessibility)问题
五、反梯度教育资源配置策略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溢出效应分析
第一节 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溢出效应理论
一、经济系统溢出效应
二、财政系统溢出效应
三、人口迁移溢出效应
第二节 各省内部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一、各省教育资源配置的均值
二、各省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自相关程度
三、各省内部社会、经济变量的聚集情况
第三节 各省教育资源聚集溢出效应分析
一、描述统计
二、相关分析
三、回归分析
第四节 分析和讨论
一、经济的溢出效应
二、财政的溢出效应
三、人口的溢出效应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教育资源需求及其配置研究
第一节 教育资源总量配置的现状和途径
一、教育资源总量配置的现状
二、教育资源总量配置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教育资源总量配置的基本逻辑
一、教育资源需求的内涵
二、教育资源总量配置的政府途径
三、以需求为本位的教育资源配置趋势
第三节 教育资源总量需求模型理论和基本假设
一、政治学基础
二、经济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四、教育学基础
第四节 教育资源总量需求模型的实证结果
一、数据和变量说明
二、描述统计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
四、回归结果
第五节 分析和讨论
一、教育资源总量需求函数
二、基本假设的检验
第六节 教育资源均量需求函数估计
第七节 结论
第九章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收敛效应研究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关于收敛性的理论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
三、邻近性对收敛的影响
第三节 模型的建构
第四节 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二、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三、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四、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第五节 结论
第十章 结论
第一节 基本研究结论
一、中国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情况
二、中国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溢出效应
三、中国教育资源需求函数估计与预测
四、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收敛性检验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在教育发展的同时兼顾教育公平
二、借鉴国外经验采用教育优先区计划
三、通过示范效应来影响周边地区教育投入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一、对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进行动态分析
二、更完整地掌握影响地方教育资源的因素
三、以人均教育资源拥有量的角度来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图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