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伊峡谷

百科
在美国亚利桑那与新墨西哥州界线附近,由东南向西北,蜿蜒纵横着来自一条巨大深邃的峡谷,谷中砂岩峭立,保留360百科着大量古印第安人的遗迹,岩壁上班、斑驳的雕刻绘画,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辉煌。 这就是谢伊峡谷(Canyon de Chelly)。 这条独具特色的峡谷,与大峡谷(G品高rand Canyon)齐名,在一个方面甚至比它更为引人注目刘手专感帝战价指:至今,整条峡谷依然属于美洲印第安人。

  • 中文名 谢伊峡谷
  • 外文名 Canyon de Chelly
  • 时    间 1296年
  • 人    物 古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

  纳瓦霍印第安人是谢伊峡谷的主人,他们祖祖辈辈在此耕种、放牧,至少已居住了400年。如今,峡谷中约有来自70个纳瓦霍人家族,他们360百科种植谷物瓜菜、放牧牛羊、栽种果树,过着半耕半农的平静生活。

谢伊峡谷

阿纳萨兹人

  其实,早在纳瓦霍人之前,这里就已经是阿纳萨兹人的家园。1880年,一支考古权根厚承探险队,在峡谷中一处700汽根内频银格互英尺高的峭壁下,发现了古印第安人的居穴,其间有两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据考证,这个遗址大约从公元300年开始,就已经获站盾节坐圆多历移款套有人居住。1296年前后,阿纳萨兹人移居到这里,在这里建家立业。考察队将该遗址命名为木乃伊洞穴遗址,而纳瓦霍人则将祖先的旧居称为“岩下之屋”。

历史

  “奔跑的羚羊”是古代阿纳萨兹人的另一个聚居点遗迹,他们在此居住了600多年。考章环创四我这个遗址颇为壮观,最早于货来走名些盐厂跳氢定的居穴,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700年。十一世纪五十年代,阿纳萨兹人开始砌造石根电头房屋,如今,人们在此看到的石屋残墙,有些是十三世纪五十年代才建造起来的。

  报片子从遗址中不难看出,阿纳萨兹人的生活方式在此间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的制陶工艺不断进步;古老的投矛被弓箭替代;对农业的依赖逐渐多于牧业,村庄里开始饲养大群的火鸡;他们还种植棉花,织出的棉布结实精细。

  峡谷中,还有一处有趣的阿纳萨兹人村落遗址,同样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那就是“滑行的屋子”。这个古怪的名字也是纳瓦霍人起的,不过,只要你到了来自现场,就会发觉它再贴切不过了。这些房屋建造在一个险峻倾斜的岩架上,恐怕最富天资的阿纳萨兹建360百科筑师也不能保证这却话张修常活济保些墙壁不会移动。

  然而,尽管根基不太稳定,但迹象表测张缺钟与怎接附来交著明这里曾是个有30 - 50间房屋的大村落交排线做若玉研团,大约从公元900年开始就有人居住,繁荣了大约300多年。

  当纳瓦霍人第一次抵越坐回要帝却留粮区副根达谢伊峡谷时,阿纳萨兹人的村庄已经荒芜成了废墟。及至十七世纪,纳瓦霍人已过未鸡着半游牧的农人生活。一个世纪后,他们更是因肥美的羊群、精致的羊毛毯和丰获的谷地而远近闻名。

  “纳瓦霍”在印第安语里意思是“伟大的田野”,概京滑马序误下张元奏转谢伊峡谷对他们来说是块风水宝地:既有适宜耕种庄稼、放牧牛羊的肥沃土地,又有保护家园免受敌人侵犯的险要地势。

水使教事条战争

  然而,十九世纪早期开始,纳瓦霍人的平静生活被客法西班牙人的枪声扰乱。几次血腥的冲突场面,都被雕刻在峡谷的峭壁上。“大屠杀洞穴”就是西班牙人残暴入侵的遗迹之一,对于那次声名狼藉的“1803年大屠杀”,侵略者这样描述:广左受章型把析示抓对方有壕沟防护,几乎无法攻入三燃...消灭了90个印第安勇士和25个妇女与儿童,俘虏30人...。走留象而据纳瓦霍人说,当时大部分男人都在外打猎,那些被屠杀的大都是为躲避侵略者而逃难至此的妇女、儿童和残弱老人。大屠杀洞穴的墙壁上,当年留下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

  纳瓦霍人又称此处为“二人坠落之地”,为的是纪念这场屠杀中一位勇敢的纳瓦霍妇女五推绝传超车提宗持众物,她在与一名西班牙士兵格斗时,左跳灯功种审春个叶否就跌落悬崖而死,跌落时,她紧紧拽住敌人与其同归于尽。

  1849年,又一次浩劫席卷了谢伊峡谷。美国白人的到来令纳瓦霍人陷入其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在准将詹姆士.H.卡勒顿的命令下,陆军上校克里斯多佛进入峡谷驱逐纳瓦霍人。他们声称要为印第安人指引一条崭新美好的生活道路。为了达到这个值得怀疑的目的,军队杀死牲畜、摧毁房屋、麦田、果园,“清理”工作长达6个月之久。

  纳瓦霍人为家园而战,勇敢地抵抗侵略者。一处处烧的焦红的土地,诉说着纳瓦霍人的悲愤。

  1864年3月6日,6000多纳瓦霍人被迫踏上“血泪之路”,按照卡勒顿的计划,前往400多英里外的萨姆纳堡,这个位于新墨西哥州中东部佩科斯河附近的小地方,美其名曰为新居民点,实际上就是战俘集中营。大部分人都是步行,数百人在旅途中丧生。

  在萨姆纳堡经历了四年的疾病、饥荒、以及各种艰难困苦,卡勒顿的社会实验终于结束了。政府与印第安人签定条约,在纳瓦霍人的故乡建立一个350万英亩的保留地。

  浩浩荡荡的回家队伍,绵延了10英里长,一个纳瓦霍人首领回忆说,“我们在阿尔伯克基看到南圣山(泰勒峰)时,几乎要欢呼了。我们想与大地对话,我们是如此的热爱它......”

  终于,纳瓦霍人在冬天回到了谢伊峡谷。家园已经面目全非,原来,在他们被囚禁后,军队依然继续着破坏行动。在新的庄稼长出来之前,纳瓦霍人不得不接受政府的定量配给。尽管困难重重,尽管继而又经历了1868 - 1880年的大旱灾,纳瓦霍人依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在这个特别的地方开始了新生活。

现状

  1931年,在纳瓦霍人的帮助下,谢伊峡谷建立了国家公园。如今这里已经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探险的游人络绎不绝。国家公园设有游客中心,提供游车、观景服务。峡谷依然属于纳瓦霍人,因此进入谷中,必须要纳瓦霍导游陪同,在印第安村落拍照也需征得主人的容许。

  夏末、整个秋季都是谢伊峡谷最怡人的时刻,壮观的峡谷、古朴的岩刻艺术、祥和的印第安村落,宛如一幅自然与人的和谐的画卷,置身其间,总会令人由衷地为之感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