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汉英双语教材·中医养生学

百科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汉英双语教材·中医养生学》是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注重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径把于够所圆理论与实践、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力委黄石距求做到理论系统、重点突出、简明针鱼失苏计被鲁送扼要、临床实用。

  • 书名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汉英双语教材·中医养生学
  • 页数 568 页
  • 开本 16 开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9月1日)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ISBN: 来自711708619X, 9787117086196

  条形码: 9787117086196

  尺寸: 25.6 x 18.2 x 3 cm

  重量: 1.1 Kg

内容简介

  《全国360百科高等中医药院校汉英双语教材?中医养生学》主要内容:中医药学以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效果,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些年随着世界范围的中医药热潮的涌动,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逐年增多。为了适应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加景室蒸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提高来华学习中医药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例省普刘规拿白责或艺上级领导部门的有关精神,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会研究决定拟启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德价去紧会结蛋娘附才误1997-1998年出版)"的修订工作。此项工作得到了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同时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全国各高等院校,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随即教材问成确料副的修订纳入了"卫生部'十装或革士末路一五'规划",并组建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委员会。本套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仍然采取汉英两种文字语言的形式出版,即前部分为中文,后部分为中文的英文译文。教材的科目根据留学生教学的需要由则岁行就法原来的6种(《中医基础理季费始慢字天尔顾子种论》、《中医诊断学》、《方汉说超并审凯减吸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推拿学》)增补到10种(增加了《中药学》、《中医妇科学雷程局正服离委过》、《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教材的编写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散刻础亮测亮轴断妒注特点及教学需要,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第一版)"为蓝本,参照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大纲,以及国际中医药从业人员考试大纲科功是氢济春和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坚百脱式回理往南衡势,同时参考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五版、七版及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编写要求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药永氢到世香磁乱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基本原则。

目录

  上来自篇 中医养生学基础

  l 绪论

  1.1 养生与养生学的概念

  1.2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2.1 整体动态

  1.2.2 和谐适度

  1.2.3 综合调摄

  360百科1.2.4 芭应广泛

  1.3 中医养生学的时代意义

  1.3.1 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

  1.3.2 社会竞争的激烈

  1.3.3 台疗一环节的前移

  1.4 学习中医养生学的任务、方法杆主女别核声派和要求

  1.4.核般经却犯象1 任务

  1.4.2 方法和要

  2 中医历代养生思想精要

  2.1 上古时期--就善除阳块连形始氢起源

  2.1.1 膳食养生的起源

  2.1.2 环境养生的起源

  2.1.3 针灸按摩和导引吐纳术的起源

  2.2 先秦时期--争鸣

  2.2.1 周易

  2.2.2 道家

  2.2.3 儒家

  2.2.4《黄帝内经》

  2.3 汉唐时期--形

  2.3.1《神农本草经》

  2.3.2 王充

  2.3.3 张仲景

  2.3.4 华佗

  2.3.5 孙思邈

  2.3.6 释家(佛家)

  2.3.7 其他

  2.4 宋元时期--完善

  2.4.1 老年医学的不断完补令放古回

  2.4.2 医药养生方法日臻完善

  2.4.3 丰富多彩的饮食养生

  2.4.4 "金元四大家"对养生学的影响

  2.5 明清时期-东端核齐吗市石攻旧司二-弘扬

  2.5.1 养生重"命门"和"宝精"说

  2.5.2 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

  2.5.3 动静结合养生

  2.5.4 导引武术健身

  2.5.5 重视老年颐

  2.6 近代当代--发展

  3 中医养生的基本观但粒损罗音八界让耐

  3.1 生命观

  3.1.1 生命的物质观

  3.1.2 生命的运动变化观

背尔几想职与好液马必消  3.2 寿天观

  3.2.1 先天禀赋

  3.2.2 后盟策制天因素

  3.3 健康观

  3.3.1 中医健康说

  3.3.2 现代健康说

  4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4.1 基本养生观点

  4.1.1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4.1杂杂村照吃连创上观.2 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4.1.3 动静互涵的运动观

  ……

  中篇 常用中医养生方法

  下篇 养生实践指导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